水電改造是裝修工程施工中至關重要的隱蔽工程,直接影響后期居住的安全性、便利性和舒適度,一旦出現問題,維修成本極高。
?
一、前期規劃:精準定位,避免后期遺憾
根據生活需求確定點位
與設計師、業主充分溝通,結合家庭成員習慣(如是否有老人、小孩,是否需要智能家居)確定所有水電點位,包括:
電路:開關(單控 / 雙控)、插座(普通 / 帶 USB/16A 大功率)、燈具(主燈 / 射燈 / 氛圍燈)、電器專用回路(空調、冰箱、熱水器等)。
水路:進水口(廚房水槽、洗碗機、凈水器;衛生間花灑、馬桶、浴室柜、洗衣機)、排水口(地漏、下水管)。
舉例:臥室床頭可預留雙控開關(方便睡前關燈)、USB 插座(給手機充電);廚房需多留插座(電飯煲、微波爐等),并預留凈水器、垃圾處理器的點位。
匹配房屋結構與規范
避開承重墻內的鋼筋(鉆孔或開槽時若遇到鋼筋,需調整點位,禁止切斷)。
水路盡量走頂(便于后期漏水時及時發現和維修),電路走地或走墻(需穿管保護),避免水電管線交叉重疊。
二、施工規范:材料達標 + 工藝標準,保障安全
(一)材料選擇:拒絕劣質,從源頭把控
電線:
選擇國標銅芯線,絕緣層無破損、標識清晰(品牌、規格、認證)。
規格匹配:照明回路用 2.5㎡,插座回路用 2.5㎡,空調、熱水器、廚房主線等大功率電器用 4㎡或 6㎡。
分色明確:火線(紅 / 黃)、零線(藍 / 黑)、地線(黃綠雙色),避免混接。
水管:
優先選 PPR 管(熱熔連接,密封性好),知名品牌如偉星、日豐、金牛等(帶防偽標識,可查詢真偽)。
冷熱水管區分:熱水管壁厚更厚(標有 “Hot”),嚴禁用冷水管代替熱水管。
輔材:
電線管:用 PVC 阻燃管(壁厚≥1.6mm),彎頭用大弧度彎頭(便于穿線,減少磨損)。
水管配件:同品牌專用管件(避免不同品牌熱熔時密封不嚴),閥門選銅質截止閥(耐用性強)。
(二)電路改造工藝:安全第一,布局合理
開槽與穿管
墻面開槽深度≥管直徑 + 10mm,寬度≥管直徑 × 根數 + 5mm,避免橫向開槽過長(承重墻橫向開槽≤30cm,非承重墻≤50cm,防止墻體開裂)。
電線必須穿管,一根管內電線總截面積≤管內截面積的 40%(例如 4 分管最多穿 3 根 2.5㎡電線),禁止電線接頭埋在管內(接頭需留在接線盒內,并用絕緣膠帶 + 防水膠帶包裹)。
回路劃分
按功能分回路,避免一個回路負載過大(單個回路功率≤2.5kW),典型劃分方式:
照明回路 1-2 個;普通插座回路 2-3 個(客廳、臥室分開);廚房單獨 1 個;衛生間單獨 1 個;空調每個 1 個回路;冰箱單獨 1 個(停電時可單獨供電)。
特殊區域處理
衛生間、廚房的插座必須帶防水盒,且安裝高度≥1.5m(遠離水源)。
強弱電分離:強電(照明、插座)與弱電(網線、電視線、電話線)管線間距≥30cm,交叉處用錫箔紙包裹弱電管(防干擾)。
(三)水路改造工藝:防漏為主,布局優化
管道走向與連接
冷熱水管并行時,熱水管在左、冷水管在右,間距≥15cm,避免溫差導致冷凝水。
熱熔連接:水管與管件熱熔時,溫度控制在 260±10℃,插入后保持穩定(無旋轉),冷卻后檢查接口是否平整、無氣泡。
固定牢固:水管走頂時用管卡固定(間距≤60cm),走地時在轉彎處、接口處額外加固,防止松動。
排水系統
地漏位置低于地面 1-2mm,排水坡度≥2%(衛生間向地漏傾斜,廚房向水槽傾斜)。
下水管用 PVC 管,管徑匹配:洗手盆 50mm,馬桶 110mm,地漏 50mm(淋浴區可選 75mm,排水更快)。
存水彎:衛生間地漏、洗手盆下水管需裝存水彎(形成水封,防異味反竄)。
三、驗收標準:嚴格測試,不留隱患
(一)電路驗收
通電測試:所有開關、插座通電檢查,用驗電器測試插座是否 “左零右火上接地”(避免接反導致觸電)。
回路檢測:逐個關閉回路空開,確認對應區域斷電(避免回路混接)。
絕緣電阻測試:用兆歐表檢測電線絕緣電阻(≥0.5MΩ,確保無短路、漏電)。
拍照存檔:記錄所有電線管走向、接頭位置(方便后期安裝打孔時避開)。
(二)水路驗收
打壓試驗:水路完工后,關閉總閥,連接打壓泵,加壓至 0.8MPa(8 公斤),保持 30 分鐘,壓降≤0.05MPa 為合格(若壓降過大,可能存在漏水點)。
排水測試:向地漏、水槽倒水,觀察排水速度(無積水、不反水為合格)。
細節檢查:檢查所有接口(尤其是熱熔處、閥門)是否漏水,冷熱水管是否接反(打開龍頭測試,熱水側出熱水)。
四、額外注意事項
預留富余量:插座數量寧多勿少(未來可能增加電器),例如客廳沙發兩側、餐桌下方可多留插座。
避開障礙物:水管、電線遠離燃氣管道(間距≥50cm),電路避開煙道、排氣管(高溫易老化)。
標識清晰:完工后在墻面標注管線位置(用墨線或貼紙),避免后期安裝(如裝電視、掛架)時打穿管線。